2015-11-11

绿色经济领跑“十三五”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五年的宏伟蓝图,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全面高效利用资源,推动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围绕“共话十三五,绿色化背景下的循环经济”的主题,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于10月31日~11月1日在京举行,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纷纷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为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前行之路点亮了明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建设制造强国

    今年5月份,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要加快构建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工业和全社会实现绿色发展。提出了三点意见:

    第一,推进绿色工业发展。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要关注单位GDP能耗的倒U型曲线和环境的倒U型曲线,为什么会出现倒U型?这和我们的发展结构至关重要。现在来看,“十二五”完成单位GDP的能耗、排放目标应该问题不大。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比较顺利地完成目标?无非是三个途径:靠结构节能实现减排、靠技术节能实现减排、靠制度和管理实现节能减排。十二五的后半期,结构节能的贡献非常大,重化工业经济指标明显下降。下一步,需要向技术节能的方向发展,把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第二,全面推进绿色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要求。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国家都把实体经济、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力图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2009年底,美国出现了一个叫复兴美国制造业的政策框架,随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德国出了一个工业4.0,大家都很关注;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的概念;英国制定了2050的发展规划;韩国提出了“新动力产业”等等,基本上这些主要经济体把目光聚焦到实体经济上。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于我们谋划生态文明、绿色制造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三步走的战略:用十年时间进入到制造强国行列,再用两个十年巩固提高,甚至在制造强国当中有一个引领地位。

    第三,如何推进绿色制造。全面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强化绿色发展,围绕制造业资源能源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的中心,以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法律标准、绿色监管制度为保证,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发展。

 

50 上一页 下一页